走进蠡县博物馆,探寻《红旗谱》背后的故事

2025-04-18 16:26:29 来源:
分享到:

河北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在这片红色大地,燕赵儿女凭借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与炽热的爱国情怀,谱写了众多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开国大典》《地道战》《小兵张嘎》等佳作,生动展现河北革命斗争历史,于红色电影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成为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 “资源库”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河北” 新媒体平台推出 “红色电影里的河北” 系列专题。让我们紧跟红色经典电影步伐,打卡河北红色圣地,追寻红色印记,感悟革命精神。

1744965148406448.jpg

“有一天,我能像运涛那样,是个共产党了,为了咱们穷人,拔掉这受苦的根子,我就是割了脖子丧了命,也甘心情愿。”这是电影《红旗谱》中,朱老忠在探监运涛回来的路上,对贾湘农说的话,之后得到了贾湘农的肯定和准允,朱老忠真正成长为一个党员、一个革命者。该影片讲述了从清末到民国,农民朱老巩、朱老忠父子两代人与地主阶级进行斗争,最终,朱老忠认识到只有走革命道路农民才能彻底得到解放的故事。电影《红旗谱》根据梁斌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小说由黄胄配图,整部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充满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卡蠡县博物馆,探寻《红旗谱》背后的故事。

蠡县博物馆

蠡县博物馆是一处集蠡县名人馆(梁斌、黄胄)和博物馆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馆。位于蠡县县城公园路以北、永茂大街西侧。于2014年4月12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是蠡县重要的红色文化传承基地,蠡县文化的新地标。先后获得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基地、保定市十大文化印象新地标、红色游学基地、保定学院合作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基地、蠡县校外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1744965313423928.jpg

打卡点推荐

1744965396907964.jpg

打卡点之一:馆前广场

博物馆位于蠡县县城北部,建筑总面积6000平米,陈列布展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展示了作家梁斌、画家黄胄的革命人生和艺术历程。馆名上方是艺术化的篆书蠡县的“蠡”字。

 1744965463295182.jpg

打卡点之二:序厅

进入博物馆的序厅,迎面看到的背景图是蠡县著名的猪龙河千里堤的景象,梁斌、黄胄小时候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生活成长。两侧是反映两位大师一生重要经历、生活节点的大型浮雕。梁斌是一代文学巨匠,黄胄是著名国画大师,二人都是蠡县梁家庄人,而且是同宗同族的堂兄弟。两兄弟分别二十几年,因《红旗谱》插图牵线,上世纪六十年代又再次相逢。面前的塑像是国画大师黄胄和堂兄梁斌商讨、创作《红旗谱》插图时的场景。

 1744965530829584.png

打卡点之三:暴动队伍进攻高阳警察分局模拟场景

《红旗谱》是以高蠡暴动为时代背景展开的,其中一些主要人物原型也与高蠡暴动有关。“高蠡暴动”中担任地方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时任中共博蠡中心县委书记的宋洛曙,就是《红旗谱》中朱老忠的原型之一。此处采用了声光电等先进的展览方式,再现了暴动队伍进攻高阳警察分局时的场景。

 1744965634652206.jpg

打卡点之四:黄胄艺术人生陈列厅

国画大师黄胄,开创一代画风,他以画驴与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并称为当代“画坛三绝”。他的速写,在中国画坛乃至世界画坛,都久负盛名。此处展现的是黄胄在新疆写生时的场景,黄胄一生7次去过新疆,和新疆各族人民结下了手足之情。黄胄是少数民族美的代言人,被称为“边疆画家”“维吾尔族姑娘绘画之父”。

 1744965689371094.png

打卡点之五:蠡县历史文化陈列展厅

蠡县的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布展面积约438㎡,是一座集宣传教育、弘扬蠡县历史文化精神与价值的专业类展示场馆,共分为六大展览部分:鸿蒙初开;古韵流芳;民国气度;革命洪流;古艺传承和今日蠡县。共展出文物200余件,涵盖了蠡县从仰韶文化到改革开放时期传统文化积淀。

版权所有: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 违者必究
冀ICP备19017071号-1

0.05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