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在这片红色大地,燕赵儿女凭借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与炽热的爱国情怀,谱写了众多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开国大典》《地道战》《小兵张嘎》等佳作,生动展现河北革命斗争历史,于红色电影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成为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 “资源库”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河北” 新媒体平台推出 “红色电影里的河北” 系列专题。让我们紧跟红色经典电影步伐,打卡河北红色圣地,追寻红色印记,感悟革命精神。
“我们要继续扩大百团大战的影响,我们要让投降派丢掉幻想,要让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看到希望!”电影《百团大战》中,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在我党的领导下,彭德怀和左权指挥发动了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点的百团大战,在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彭德怀决定乘胜追击。影片着重展现了这次战役中的几个关键战斗场景,展示了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精神面貌。洪河漕村,位于井陉县太行山深处,进可攻、退可守。聂荣臻当时在这里驻扎,指挥了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战役。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卡井陉县洪河漕百团大战纪念馆,重温《百团大战》中的这段峥嵘岁月。
井陉县洪河漕百团大战纪念馆
为纪念百团大战英勇悲壮的史实,弘扬聂荣臻的将帅风范,洪河槽村村民李化瑞、李化民等六位老人自筹资金,买下了旧址所在地,建起了“井陉县百团大战展览馆”(旧馆)。2005年在旧址附近,又建起了一座新的纪念馆,两馆组成了如今的“洪河漕百团大战纪念馆”。洪河漕村聂荣臻指挥部旧址及百团大战纪念馆,现已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卡点推荐
打卡点之一:洪河漕百团大战纪念馆新馆
新馆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拥有300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66件历史实物,分为“抗日烽火遍地燃”“百团大战震敌寇”“中日友好谱新篇”三大部分,全面展示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暨百团大战中的英勇事迹,真实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以及对这场战争的反思。
打卡点之二:聂帅救孤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0年8月。聂荣臻一身戎装,面带笑容,牵着一个漂亮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就是当年被救出的日本小姑娘加藤美穗子。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部队在进攻井陉煤矿时,从炮火中救出了父母双亡的美穗子姐妹。聂荣臻对她们精心照料,并亲笔书信,派民兵李化堂护送女孩至日军兵营,展现了八路军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战争中的温情。
打卡点之三:护送美穗子时用过的扁担
战争是残酷的,绝不允许聂荣臻身边带着两个孩子,考虑再三,他还是决定把孩子送还给日军。聂帅挑选了洪河漕村民兵李化堂和八路军战士护送两个孤儿前往日本军营,并给日军修书一封,信中除了要他们保护和抚养好孩子,还义正辞严地谴责日本侵略军的暴行。这封信特地没有封口,就是为了让沿途的日军都能够看到,两个小姑娘几经辗转,最后被安全的送回了石家庄的日军营地。
打卡点之四:超越时空的握手
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两年后的1980年5月28日,《解放军报》刊登了《日本小姑娘,你在那里?》一文,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经多方面努力,终于在日本宫崎县都城市找到了两个孩子中的姐姐——美穗子。7月,日本孤女美穗子一家回中国报恩,聂帅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她们。见到聂帅那一刻,她紧握聂帅双手,已泪流满面,她捧出一幅字画,上面写的是中日友好万古长青,在聂帅的女儿聂力的帮助下展开在聂帅面前,老帅高兴地点点头,连说:“好啊……”此情此景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打卡点之五:井陉县洪河漕百团大战指挥部旧址
旧址位于洪河漕村中部,主要包括聂荣臻所住小院、军民共用石碾石磨、聂荣臻送孤处纪念碑、防空地道等。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元帅,率领八路军三十九个团打响了“百团大战”第一战役——破袭战。破坏石太铁路,攻克天险娘子关,占领井陉煤矿。前线指挥部就设在了洪河漕村。
打卡点之六:井陉县百团大战展览室
自1984年起,洪河漕村李化民、李化瑞、许永堂、李景堂、李风、李化卿共6位老人自筹资金买下百团大战指挥所旧址所在的农家住宅,收集聂荣臻元帅曾使用过的桌子、椅子、马灯,以及打过日军的吊雷、石雷、猎枪等实物,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间战史展室——井陉县百团大战展览室,义务担起守护红色历史的责任。四合院大门上方《井陉县百团大战展览室》匾额还是杨成武将军亲自题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