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感受《唐山大地震》中的伟大抗震精神

2025-04-17 14:54:02 来源:
分享到:

河北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在这片红色大地,燕赵儿女凭借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与炽热的爱国情怀,谱写了众多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开国大典》《地道战》《小兵张嘎》等佳作,生动展现河北革命斗争历史,于红色电影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成为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 “资源库”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红色河北” 新媒体平台将推出 “红色电影里的河北” 系列专题。让我们紧跟红色经典电影步伐,打卡河北红色圣地,追寻红色印记,感悟革命精神。

1744873225715513.jpg

“你是从哪冒出来的,怎么不给我个信儿呢?!”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成年方登回到唐山老家与分别三十年的母亲见面,母亲李元妮向女儿跪地哭诉,令人动容。该片将镜头对准了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描写了家庭成员在地震中和地震后30年的命运变化。为更好地保护地震遗址,也为了给广大群众建设一个文明寄托哀思、祭祀地震罹难者的场所,修建了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讲述唐山奋力重生进而再创新辉煌的唐山故事,弘扬伟大抗震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卡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感受《唐山大地震》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抗震精神!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唐山南湖生态风景区内,总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公园以机车车辆厂原有的铁轨为纵轴,以纪念大道为横轴,划分为遗址区、水区、碎石广场区和树林区四个区。园内除保留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山大地震遗址—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之外,还规划建设了纪念墙、主题雕塑和地震博物馆等一大批纪念教育设施。

1744873259286652.jpg

纪念公园是在充分挖掘唐山的历史文脉和精神内涵的前提下建设的,展现了唐山独特的人文精神和城市形象,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关爱、对科学的探寻、对历史的追忆,同时为人们提供了具有观赏、游憩、休闲和生态建设功能的城市空间单元和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建成以来,曾荣获“河北省十大公共建筑”、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首个国家防震减灾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累计入园入馆参观人数已达1000多万人次。

打卡地推荐

1744873399942649.jpg

打卡地之一:主题雕塑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一场7.8级毁灭性大地震袭击了具有百年历史、拥有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唐山。钟表造型的雕塑显示着唐山大地震发生的时间,体现了唐山人心中永远的痛。 

1744873568364282.jpg

打卡地之二:罹难者纪念墙

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位于遗址公园东西主轴线纪念大道的北侧。其高7.28-9米,厚1.5米,总长483米,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墙体,采用背拴式干挂方式,面层装饰材料高档黑色抛光花岗岩,墙上镌刻了24万地震罹难者姓名。

 1744873860420042.jpg

打卡地之三:地震遗址

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建于1959年,现保存的遗迹是其南北走向的3跨厂房,建筑面积9072平方米,是震后保留的七处地震遗址中最大、最完整的一处。 

1744873991160907.jpg

卡地之四:地震博物馆纪念展馆

纪念展馆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地震主题展馆,走进展览空间,观众能身临其境的感受1976年唐山地震后的惨烈情景,与唐山人民共同经历抗震救灾和恢复生产的悲壮历程,深刻体会“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抗震精神的凝铸与升华,同时也为唐山由毁灭到重生,建成一座全国最坚固、最安全的生态城市,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飞速迈进而振奋鼓舞。

版权所有: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 违者必究
冀ICP备19017071号-1

0.05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