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革命圣地西柏坡,追寻《开国大典》里的红色记忆

2025-03-28 11:31:58 来源:
分享到:

河北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在这片红色大地,燕赵儿女凭借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与炽热的爱国情怀,谱写了众多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开国大典》《地道战》《小兵张嘎》等佳作,生动展现河北革命斗争历史,于红色电影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成为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 “资源库”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红色河北” 新媒体平台推出 “红色电影里的河北” 系列专题。让我们紧跟红色经典电影步伐,打卡河北红色圣地,追寻红色印记,感悟革命精神。

1744870384413976.jpg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艰苦,更伟大!”电影《开国大典》中,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这样说道。电影全景再现了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到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再到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的过程。其中,西柏坡,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正是电影中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里不仅是革命征程的关键转折点,更是新中国诞生的重要摇篮。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卡西柏坡纪念馆,追寻《开国大典》里的红色记忆!

西柏坡纪念馆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

1743133072617808.jpg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前委和解放军总部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宏伟的蓝图。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纪念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安全教育基地。

打卡地推荐

1743133773240733.png

打卡地之一:西柏坡纪念碑

西柏坡纪念碑位于景区入口处停车场南侧、纪念馆后面山顶上,是西柏坡纪念馆标志性建筑之一。碑身通高28米,主体为六面体大理石贴面,正面镶嵌“革命圣地西柏坡”几个鎏金大字,为邓小平同志手迹。

1743134087691664.jpg

打卡地之二:西柏坡陈列展览馆

西柏坡陈列展览馆始建于1976年10月,1978年5月26日为纪念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30周年时正式对外开放,分12个展室介绍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伟大的革命实践。

1743134222243259.png

打卡地之三: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位于中央大院的西北角,是中央工委时期自己动手建造的大伙房,临时布置成了会场。会议召开时间是1949年3月5日至13日,毛泽东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会议结束后,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

1743139795615354.png

打卡地之四:中央军委作战室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这里指挥了较大规模的战役24个,周恩来副主席曾风趣地说:我们是在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我们这个指挥部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就是天天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

1743139955219929.jpg

打卡地之五:毛泽东同志旧居

在战局多变的日子里,毛泽东的工作非常紧张,办公室的灯光总是通宵明亮,在西柏坡留下了这样的佳句:“屋内一盏明灯亮,窗外万树石榴红。”

版权所有: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 违者必究
冀ICP备19017071号-1

0.05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