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红色旅游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论述,总结宣传好新时代河北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经验做法,推动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创新融合发展,“红色河北”新媒体平台推出“河北红色旅游发展案例”专题,陆续发布优秀发展案例,共享发展成果。
规划引领 创新要素 打响红色旅游品牌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保定市清苑区冉庄村,于1997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基地含纪念馆、地道、街面旧址区三部分。近年来,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依托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守正创新、积极作为,探索出传承红色文化的发展新路径。
一、提升旅游红色氛围,使红色文化常讲常新
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组建红色文化宣传队、思政课讲师团、升旗班三支队伍。同时丰富宣传载体,依托地道战主题“红色文化”墙绘、老电影部分剧情还原演出等形式,更有力地突显红色文化感染力、影响力,提升红色旅游服务质量。
(一)坚持守正创新,讴歌新时代
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纪念馆组建20人的能打快板、擅讲故事、能唱会跳的“红色文化宣传队”,以快板、歌曲、舞蹈、朗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创新开展了“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唱支赞歌给党听”“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奋力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
(二)培植爱国情怀,凝聚民族魂
纪念馆择退役军人、辅以优秀讲解员成立了15人的升旗班,经过共建军事单位专业教官的系统培训,每周举行“升国旗 唱国歌”活动,组织游客共同参与,引导广大游客通过感受升旗的庄严氛围,将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开展以来,举行升旗活动100余场次,参与游客近2万人次。
(三)用好红色资源,讲活思政课
纪念馆持续用好一“老”一“小”讲解员队伍(“老”指老党员、老专家、老民兵;“小”指小小讲解员,优秀共青团员、志愿者等),通过开展现场教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学术研究,为前来参观的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职工、部队官兵等团体现场讲述冉庄的抗战历史,让思政课“活”起来,推动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同时,结合“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活动,依托清苑区融媒体中心,打造“思政云课堂”,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让全区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几年来,纪念馆积极与多所学校进行沟通交流,为1万余名中小学生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与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中共保定市委党校、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等9个共建单位对接,提供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并到共建单位所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义务宣讲,受众达8000余人次。
(四)丰富载体形式,展现红色底蕴
以墙绘文化展示红色记忆。结合抗战时期革命历史,以红色党建、红色故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元素,选取电影《地道战》中的精彩画面,沿纪念馆游览步道墙面绘制长度2000余米的地道战主题“红色文化”墙绘,构成一道靓丽“红色风景线”。
以红色剧情感悟抗战历史。邀请演员演绎老电影《地道战》部分剧情画面,以声情并茂的演出,在视觉、听觉、感觉上对观众进行红色文化熏陶感染,增加红色旅游的新看点,引导观众沉浸式参观。
以网络媒体吸引年轻受众。利用“互联网+宣讲”形式,打通线上线下两个宣讲阵地,依托关注人数超9万的微信公众号“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人民日报河北频道、清苑融媒等媒体及时推送纪念馆各类活动动态,打造“云”展厅。在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云上观展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钢铁长城”活动,引导人们致敬先烈、了解更多国家安全知识。同时,创新推出“云”参观、“云”展览活动,对冉庄地道战景区展厅、地道和街面旧址全方位录制视频,通过网络媒体进行推送,带领观众网络“打卡”,“云端”逛展,点击量达3万余人次,通过网络视听形式,让更多游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一)多途径育人。坚持把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放在重中之重位置来抓,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老带新岗位练兵相结合,交流与研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促进了纪念馆红色文化宣传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积极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深入实施红色文化“七进”活动,在实践中锤炼业务能力。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讲述抗战历史,向革命英烈致敬,同时对实训成果进行检验。
(三)馆校合作,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积极探索与高校合作模式,推动我馆与高校人才资源共享。先后有80多所大中专院校成为纪念馆的共建单位,将纪念馆定为定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教育基地等,为广大学生研学旅行、开展公共课、志愿服务提供场所,同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展览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邀请专业老师到馆对相关人员进行表演、讲解和礼仪服务方面的系统培训,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
三、带动老区乡村振兴,使百姓收入明显提高
为了让红色旅游红利惠及老百姓,清苑区委、区政府对冉庄及周边旅游资源进行优势整合,依托冉庄丰厚红色资源,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打造的集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研学拓展、文创产品、休闲农业、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旅游新业态。
(一)不断夯实文旅融合基础。借助2022年保定市旅发大会,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景区文化内涵,提升周边“吃、住、行、游、购” 各业态要素与产品创新。优化文旅融合体验,全方位拓展延伸旅游产业链,让游客更好的感受红色文化、地道战特色。
(二)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依托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清苑区打造了冉庄文旅特色小镇,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直接推动冉庄村及周边村经济发展。同时,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与冉庄文旅特色小镇打造多条精品研学线路,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同时,增加了在冉庄消费时间和消费机会,从而进一步推动周边乡村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清苑区旅游路、张望路改善提升工程相继完成,给广大游客和冉庄景区沿线居民带来了巨大交通便利。结合冉庄地道战景区,冉庄村实施了人居环境整治等相关工程建设,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提升改善。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将进一步规划引领,丰富红色旅游内涵,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