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北依古老的桑干河,南偎轩辕皇帝陵寝地桥山,有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因为一部小说闻名天下的小村庄——温泉屯,村子里一座古朴雅致的中式庭院是著名女作家丁玲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这里,如今已是丁玲纪念馆的所在。
1946年,丁玲在晋察冀边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来到了桑干河畔的温泉屯,两年后完成史诗巨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革,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进行的斗争。小说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并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
毛主席曾用军事电报发送给她一首《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首词充分表达了毛主席对女作家丁玲的高度评价和极高期望。如今的丁玲纪念馆作为张家口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这里吸引着来自各地的青少年和文学爱好者追寻作家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支前榜样 拥军模范
在革命老区石家庄平山县深山区的上观音堂乡下盘松村,有一座简朴的土坯结构的房子,这里就是戎冠秀住了几十年的故居。
1949年秋天,一位平山县的中年妇女来到北京,作为华北解放区的农民代表应邀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在盛大的庆典上,毛泽东握着她的手,亲切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她翕动着嘴唇说:“我叫戎冠秀。”毛泽东说:“这个名字我知道,记得。”
在艰苦的抗战年代,戎冠秀组织妇救会、识字班,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带头送子上前线,积极支前,为八路军筹集粮草,精心护理伤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1944年,晋察冀边区召开第一届群英大会,戎冠秀荣获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
1989年8月12日,戎冠秀与世长辞,享年93岁。聂荣臻、徐向前、刘澜涛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解放军总政治部都发来唁电,对戎冠秀的去世表示沉痛的哀悼。聂荣臻元帅在唁电中高度评价了戎冠秀的一生:战争年代,戎冠秀同志的英雄业绩鼓舞了晋察冀边区千千万万的人民和人民子弟兵,我也深为她的精神所感动,正是这种军民鱼水感情,使我们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她爱国拥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事迹犹如下盘松村山崖上的一棵棵青松,巍然屹立,万古长青,激励着这片英雄故土上的人们一代又一代接力前行。
高风昭日月 亮洁启后人
在邢台市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坐落着一所吕玉兰纪念馆,馆内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再现了吕玉兰光辉的一生。
吕玉兰同志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曾是新中国最年轻的农业合作社社长、第一位女省委书记,连续三次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94年玉兰逝世一周年之际,习近平同志专门撰写了怀念文章——《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吕玉兰同志这位党的、人民的女儿,艰苦创业、奋斗拼搏,在短暂的53个春秋,为党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精神财富。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她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值此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也祝愿新时代的每一位女性
心中有梦,眼中有光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