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鼓励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他就是革命先驱
李大钊
1927年
年仅38岁的李大钊被反动军阀杀害
今天
是李大钊英勇就义95周年纪念日
让我们重温大钊先生在河北的辉煌岁月
感悟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
生于乐亭——奠定革命基础
1889年10月29日
李大钊出生在乐亭县大黑坨村
他的童年是不幸的
父亲在他出生前6个月病故
母亲在他1岁4个月时也辞世
祖父李如珍
一手将李大钊抚养成人
在生活上严谨要求
学业上耐心启蒙
处世上言传身教
处处培养他自立自强的品性
李如珍还经常给童年大钊讲述
国家蒙受的屈辱和百姓经历的痛苦
在李大钊幼小心灵里
种下了救国救民的火种
在乐亭的十八年里
通过李如珍的悉心教导和生活的历练
使李大钊养成了沉稳坚毅、厚道宽容的性格
和胸怀天下、开拓进取的品格和志向
这些都为他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登五峰——发出建党先声
除了在乐亭度过的少年时期
李大钊还与位于秦皇岛昌黎县的五峰山
有着不解之缘
在大钊先生短暂的38年人生中
曾8次登临五峰山
1907年
18岁的李大钊与3名学友在暑假返乡的途中
冒雨第一次游历五峰山
五峰环屏的景观和守祠老人刘克顺的热情相待
给从小喜爱大山的李大钊留下了美好印象
被他称作“生平此游最乐”
1919年
在第五次来到五峰山时
他在韩文公祠写下了
《再论问题与主义》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全面深入地介绍、阐述了
“马克思主义”这一当时国人还很陌生的学说
为中国大地开辟鸿蒙
1924年5月
为躲避北洋政府的追捕
李大钊最后一次来到五峰山
在告别五峰的夜晚
李大钊给妻子赵纫兰写下一封家信
满怀信心地说
“目前统治者的这种猖狂行为,
只不过是一时的恐怖罢了。
不出十年,红旗将会飘满北京城。
看那时的天下,竟是谁人的天下!”
李大钊在五峰山
或游历、或思考、或写作、或山居
五峰山的山水林石
留下了大钊先生坚实的足迹和伟岸的身影
故土情浓,乐亭的老宅、五峰的山水,哺育、相伴了李大钊的成长,让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这个国家爱得深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李大钊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如今的中国,彻底摆脱了为人鱼肉的历史,书写着全新的未来。
英雄的故事荡气回肠,先驱的精神代代弘扬。继承先烈遗志,告慰先烈英魂,新时代,吾辈少年当自强!
今日
缅怀守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