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在这片红色大地,燕赵儿女凭借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与炽热的爱国情怀,谱写了众多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开国大典》《地道战》《小兵张嘎》等佳作,生动展现河北革命斗争历史,于红色电影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成为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 “资源库”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河北” 新媒体平台推出 “红色电影里的河北” 系列专题。让我们紧跟红色经典电影步伐,打卡河北红色圣地,追寻红色印记,感悟革命精神。
“同志们,我们都是有骨气的中国人,宁死不投降!为祖国、为人民牺牲是光荣的!”“同志们,让我们用共产党员的行动,来表示我们的忠诚”,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马宝玉的这两句具有深刻意义和强烈情感色彩的台词,表达出了五壮士为革命牺牲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卡狼牙山风景区,感悟《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英雄气魄和斗争精神。
狼牙山风景区
狼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原名为“郎山”,后来人们见它山峰拔地而起,状似狼牙就形象的把它称作狼牙山。它有五陀三十六峰组成,主峰海拔1105米,属太行山脉。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边区的北大门,罗元发、杨成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长期生活战斗在这里。
狼牙山是一座雄奇险峻、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郎山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其独特的地质地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春看山花、夏感绿、秋赏红叶、冬嬉雪”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观。而今的狼牙山,更以其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被世人称为“英雄山”。
打卡地推荐
打卡地之一:狼牙山五勇士铜像
狼牙山五勇士铜像矗立于狼牙山景区的英雄纪念广场中心,基座高1.941米,上面镌刻着杨成武将军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六个大字,雕像整体高5.925米,以纪念1941年9月25日,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五位八路军战士,抗击日寇的英雄壮举,铜像背后是一面巨幅党旗,象征鲜红的党旗永远飘扬在英雄的狼牙山上。如今,这里已成为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打卡地之二: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
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坐落在狼牙山脚下,威严雄伟,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16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于2002年9月25日正式开放。分为2个展厅6个展室。馆内陈展着历史资料、图片、抗战文物、战斗场景雕塑等,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抗日战争年代军民的英勇斗争和可歌可泣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揭露了日本侵略军灭绝人寰的滔天罪行,可称是抗日根据地的缩影,也是侵略者必败,人民必胜的铁证。
打卡地之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位于狼牙山棋盘坨主峰。1942年春,边区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在狼牙山战斗中牺牲的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位烈士,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塔”,1943年9月被日军炸毁。1959年党和政府为纪念英烈,教育人民,在原位置重建了纪念塔,塔身正面为聂荣臻元帅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大字,后来遭到损坏。1986年第三次修建纪念塔,9月25日落成开放,由纪念塔、碑廊、凉亭、牌楼组成,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碑廊内有聂荣臻、杨成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塔为空心五棱五层,高18米,为中空正五棱柱体,上有琉璃瓦塔亭罩顶,塔高21米,塔内五级钢梯攀援而上可直至塔顶小楼。站在小楼内极目远眺,可领略易县群山之壮观,观苍茫与云海和日出。
打卡地之四:狼牙山文化博物馆
狼牙山文化博物馆位于狼牙山下的东西水村,距狼牙山景区入口1.5公里。基本陈列分三大部分,五十多个展区,展出抗战、民俗文物和奇石实物标本2300多件(组),采用了历史图片、场景复原、雕塑蜡像、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段,引领广大人民群众重温革命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